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34    次浏览
A08版一看到有人遭遇犯罪分子的袭击,我就感觉热血沸腾,脑子里想的就是去救人、抓嫌犯。”—在2006年9月18日《新文化报》(上图报样)的报道中,开了10年出租车的李彦利说他曾经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传奇人物,2007年,新文化记者毕继红把李彦利的故事写好时,这位2006年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却进了监狱……多年以后,说到这个人生最大的坎儿,李彦利说,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辈子会进监狱。只是,无数次假设当时的情景,似乎再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不管怎么选,命运就是把他的人生彻底改写了。2007年2015年3月19日午后,长春市兴隆山镇政府司法所门前来了一个个子不高的男人,他就是李彦利。和八年前相比,他只是略微发福,容貌未变。2013年2月5日出狱后,两年八个月的社会纠正期内,每个月,他都要来一次司法所,签到、法律学习。今年40岁的李彦利,八年前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见义勇为车队副队长,10年出租车生涯中,9次勇斗歹徒,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两次被评为长春市见义勇为好司机。即便是今天,他和爱人也经常会想起当年的快乐日子。那时候,见义勇为车队有25辆车,50名司机。20多岁到50多岁,个顶个的血性汉子。甭管面对多残暴的歹徒,个个是“战士”,绝对不会退缩。现在,依旧有老队友打电话给他,还称呼他李队。他们说,你回来吧,咱们再干出租车,跟当年一样。他只能摇摇头,“伤不起了,出狱后,全家人再也不让我碰一下出租车。他们为我操碎心了。”是的,成全他的是当一名出租车司机,最终毁了他的,也是这个职业。2007年发生的事情,他极少向任何人提及,他想把这一切打包沉在2007年,永远不要再说起。而下面的这些描述,无论怎样的遣词造句,都是李家伤疤的再一次重新揭开:当年,他和爱人承包了一辆出租车,媳妇白班,他夜班。2007年8月20日凌晨四点,媳妇接班后拉了一个乘客,开到长春师范学院(现长春师范大学)附近时,对方开始行凶……愤怒的李彦利报警,全城缉凶。几天后,媳妇打来电话,说她又在惠工路附近看到了那个人。复仇的心占据了全部!李彦利找来了4名出租车司机,将他一顿暴打,致其死亡。被抓后,李彦利才知道,被自己打死的并不是伤害妻子的“人渣”,5天前凶手已经在德惠落网。他,误杀了一个无辜的男人!“你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有。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他的样子,在看守所,在监狱,现在回家,他穿什么衣服,脸上什么表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能忘得了啊!那是一条活生生的命。抓到他时,我还没动手,我媳妇走过来,问他:'你还认识我不?'唉!你说,他怎么回答'认识'呢?他怎么能认识她啊!”李彦利激动地说。 他后来才知道,被殴打致死的男子不到40岁,经常在事发附近拉载工厂女工下班,每天会接触很多女工,所以会认错了。5年零4个月看似轻描淡写的经过,是几家人噩梦的开始。一审,他被判了15年,其他4名的哥被判处三到五年有期徒刑。二审,改判10年,共赔偿给无辜男人家人28.8万元。2007年11月,李彦利开始服刑。高墙中的他被心里的压力压得快要死掉了。一边是那个无辜男人,“受不了啊!亏了人家是两个儿子,可就是两个儿子,命也是没了,多少钱也换不回来了。这要是独生子,你说人家老人的日子怎么过?我就(是)把命给人家了,也没用啊,人没了!”一边是家人朋友,“爱人是受害人,孩子还小,老父母为我操碎了心,4个哥们儿因自己牵连入狱……”歉疚、自责,每天都在撕咬他的心,只有靠大量的高强度劳动,才能让自己好受些。于是,他拼命地干活。他申请去当最累的水泥包装工,干得好,攒够一定分数,能减刑。那时候到底有多拼?李彦利嘴角一抽:“我们两个人一次装了5火车皮300吨水泥!”再后来,他掌握了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开始负责整条生产线,从生产到质量把关、机器维修,再到技术顾问……2012年10月,李彦利的硬拼,换来了减刑,减刑到5年零4个月。那一次,伊通、兴隆山两地司法人员和他的家人去见了被害人的父母。见面的情形什么样,家人一直没有告诉他,被害人的父母最终在刑事谅解书上签了字。李彦利知道后,痛哭了一场,“亏欠人家一辈子啊!”就这样,2013年2月5日,距离春节还有5天,李彦利刑满释放。出狱那天,门口站了一排人,家人、朋友、队友、同学……“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也终于深呼了一口气。”一切,重新开始!重新开始重新开始,是最难的一件事。出了高墙,他重新考了驾照,考官夸他车技好,他“答不上话”。“答不上话”的状态持续了很久,“害怕,感觉被时代抛弃了,什么都不会,快被压垮了。”出租车开了十几年,高墙中待了5年4个月,要改行,不容易。“我先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同时,跟着朋友学装修,“得养家糊口,偿还对家人的亏欠。”干装修从排尺开始,“刚开始不会,一面墙,有一个门就不会算了。”一次次小心翼翼地测量,仔细又谨慎地下料。早晨5点出门,晚上10点回家,有活就包,不会的,跟别人学,半年,他能独立接装修的活儿了。去年11月,他又开始做宽带安装业务,软件不会,电脑不懂,一边学一边接活儿,搞不懂的,电脑拉走,让技术人员处理,他研究琢磨。现在,宽带安装的绝大多数问题他都能处理。每个月近万元的收入,养家糊口算是够了。“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撵不回来。”李彦利说。即便他拼命地干活,拼命地对家人好,拼命地偿还心债……依旧觉得无法弥补这些年对家人对朋友的亏欠。当年跟他一起入狱的的哥,还有联系,谁过得怎么样,都相互告诉一声。父母年岁大了,见不到他就不行,每周三、周五,一定要回家陪他们。儿子上了高中,要好好陪他。最难的是爱人,那些年,她承受的是无法想象的压力,过去的终将过去,未来,要一起搀扶走过。现在,他不会遇到那么多见义勇为现场,但,骨子里有些东西始终没有变,他用另外的方式做公益,比如一年献两次血,和车队的朋友去给小学捐书……虽然,有时自己也会很敏感地觉得别人看他的眼神异样,但,“做过的事情,就要去承担,我想我能面对我自己。”新文化记者 金凯寻人启事:16年,很多人在《新文化报》上拥有一个共同名字—新闻当事人,特定时刻成为公众人物,TA的人生或多或少发生改变。多年后,渐渐失去他们的消息,我们想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现在,新文化向所有读者发出“寻人启事”:寻找往年重大事件新闻当事人,如果您是被报道过的那个人,或者您有他们的消息,请联系新文化。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新闻当事人信息,可以关注微信订阅号:gandongji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