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庄闲和游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中美僧人祝福青奥,祈福世界和平(图)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34    次浏览

姚景源 本报记者 唐戢 赵子慧摄 姚景源本报记者唐戢赵子慧摄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昨日在“泛长三角区域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面临减速压力,但今年下半年将会平稳回升。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复杂阶段“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复杂阶段。”姚景源说,所谓“三期”,是指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政策消化期。他解释,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取而代之的将是常态增长,不低于7%、不高于10%可以看做是这种“常态增长”。经济增速超过10%,中国经济将面临着通胀和过热的风险;而低于7%,有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从而引发社会不稳。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调整的难题。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缺少高端制造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下游;第三产业比重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还很缺乏。此外,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副作用,目前也需要消化。走出“三期叠加”可能要三到五年姚景源认为,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产能过剩的形势比较严峻。钢铁产能过剩,导致钢铁利润跌至每吨四毛多的历史最低点;水泥在有大量过剩产能需要消化的情况下,又上了50多条生产线。而在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领域,产能过剩同样存在。“放眼望去,我们找不到哪个领域还不过剩。”姚景源在演讲中开玩笑称,“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剩'的时代。”其次是货币供应量过大。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M2)超过110万亿元。如此多的货币推动下,房价、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但即便已经有如此大的货币供应,2013年中国经济还遭遇了“钱荒”,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债务风险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难点。从总量上看,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不算大,风险主要是三年翻一番的增速过快。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将偿还债务的“宝”押在土地收入上,也存在风险。中国经济要想彻底走出“三期叠加”的局面,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向创新,向改善民生要发展空间。下半年经济形势肯定比上半年要好谈及下半年走势,姚景源乐观地表示,二季度肯定比一季度要好,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要强。他指出,出口、消费、投资这三驾马车将成为引领2014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尽管一季度出口出现负增长,但二季度肯定会回升,总的来说今年中国出口的外部形势好过去年。消费方面,他建议努力夯实消费,因为消费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空间”。投资方面,他认为,应推进全面改革,向民资敞开投资的大门。谈及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消费是“基础”,出口是“支撑”,而投资则是“关键”。如果经济出现严重的下行风险,可以打出“投资牌”,包括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将成为稳中求进的重要力量。